登录
已链接应用程序
正在加载...
程序员的自我修养
空间
问题
按回车键(Enter)搜索
帮助
在线帮助
快捷键
RSS源建立器
新功能
可用的小工具
关于Confluence
登录
编程素养
页面
博文
问题
页面树结构
浏览页面
设置
空间管理
页面信息
已解决评论
以层级方式查看
查看页面源代码
页面
程序员的基本修养
C++设计模式
JIRA 链接
面向对象设计原则
由
zhongluqiang
创建于
11月 29, 2021
正在查看旧版本。 查看
当前版本
.
与当前比较
查看页面历史记录
版本 1
下一个 »
面向对象设计,为什么?
变化是复用的天敌!
面向对象设计最大的优势在于:抵御变化!
重新认识面向对象
理解隔离变化
从宏观层面来看,面向对象的构建方式更能适应软件的变化,能将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减为最小
各司其职
从微观层面来看,面向对象的方式更强调各个类的“责任”
由于需求变化导致的新增类型不应该影响原来类型的实现——是所谓各负其责
对象是什么?
从语言实现层面来看,对象封装了代码和数据。
从规格层面讲,对象是一系列可被使用的公共接口。
从概念层面讲,对象是某种拥有责任的抽象。
面向对象设计原则
依赖倒置原则(DIP)
高层模块(稳定)不应该依赖于低层模块(变化),二者都应该依赖抽象(稳定)。
抽象(稳定)不应该依赖于实现细节(变化),实现细节应该依赖于抽象(稳定)。
开放封闭原则(OCP)
对扩展开放,对更改封闭。
类模块应该是可扩展的,但是不可修改的。
单一职责原则(SRP)
一个类应该仅有一个引起它变化的原因。
变化的方向隐含着类的责任。
替换原则(LSP)
子类必须能够替换它们的基类(IS-A)。
继承表达类型抽象。
接口隔离原则(ISP)
不应该强迫客户程序依赖它们不用的方法。
接口应该小而完备。
优先使用对象组合,而不是类继承
类继承通常为“白箱复用”,对象组合通常为“黑箱复用”。
继承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封装性,子类父类耦合度高。
而对象组合则只要求被组合的对象具有记好的接口定义,耦合度低。
封闭变化点
使用封装来创建对象之间的分界层,让设计者可以在分界层的一侧进行修改,而不会对另一侧产生不良的影响,从面实现层次间的松耦合。
针对接口编程,而不是针对实现编程
不将变量类型声明为某个特定的具体类,而是声明为某个接口(在C++里,这里的意思应该是尽量使用抽象基类作为参数)。
客户程序无需获对象的具体类型,只需要知道对象所具有的接口。
减少系统中各部分的依赖关系,从面实现“高内聚、松耦合“的类型设计方案。
将设计原则提升为设计经验
设计习语 Design Idioms
Design Idioms描述与特定编程语言相关的低层模式,技巧,惯用法。
设计模式 Design Patterns
Design Patterns描述的是类与相互通信的对象之间的组织关系,包括它们的角色、职责、协作方式等方面。
架构模式 Architectural Patterns
Architectural Patterns描述系统中与基本结构组织关系密切的高层模式,包括子系统划分,职责,以及如何组织它们之间的关系的规则。
无标签
概览
内容工具
{"serverDuration": 43, "requestCorrelationId": "154dc1b116ad4dab"}